“春捂秋凍”是一句流傳千年的民間養生諺語,大意是:春季不要急于減衣,適當“捂一捂”以防寒;秋季不必過早添衣,適當“凍一凍”以增強耐寒能力。這種智慧體現了中醫“順應天時”的理念,強調人體需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生活方式。
? ? 春天的腳步已來臨,在這乍暖還寒的時候,如何科學“春捂”呢?今天帶您了解一波。
part 1
春捂的科學依據
一、中醫視角:
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毛孔逐漸張開,但寒氣未完全消退。此時若過早減衣,風寒易侵入體內,導致感冒、關節疼痛等問題。中醫認為“春捂”可以保護初生的陽氣,助肝氣疏泄,減少疾病發生。??
二、現代科學解釋:?
溫差大:春季氣溫波動頻繁,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人體體溫調節系統負擔加重。?
免疫力波動:換季時免疫力易下降,保暖可減少身體能量消耗,維持免疫系統穩定。?
part 2
春捂技巧
一、看氣溫
15℃是臨界點,若連續7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方可逐步減衣。若遇“倒春寒”,需及時添衣。?
二、重點保暖3個部位
背部:督脈所在,受涼易引發咳嗽、感冒。
腹部:避免腸胃受寒導致腹瀉。
腳部:“寒從腳起”,避免露腳踝。?
三、分層穿衣法
采用“洋蔥式”疊穿:內層吸汗(純棉)、中層保暖(羊毛/抓絨)、外層防風(防風外套)
四、動態調、忌過度
過度捂熱會導致出汗,反而增加受涼風險。建議室內外切換時增減衣物、運動前后及時更換。特別是好動的寶寶們,一定要及時更換汗濕衣物。
part 3
常見誤區
誤區一:春捂=穿得越多越好
過度保暖可能引發“捂熱綜合征”(尤其嬰幼兒),表現為高熱、脫水。建議通過摸頸背部判斷冷熱,溫熱無汗為佳。?
誤區二:局部差異
南北差異需注意
北方:3-4月重點防大風,可選防風材質外套。?
南方:回南天需兼顧保暖與防潮,選擇速干內衣+薄羊毛衫。
結束“春捂”3信號
一、晝夜溫差小于8℃;
二、白天氣溫持續高于20℃;
三、身體無明顯畏寒感,活動時易微微發熱。
貝聰美兒童營養包,
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CONTAC US
公司地址: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官方熱線:杭州貝聰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Hangzhou beicongmei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4008802955
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