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經常在后臺會提問,孩子哭聲不夠洪亮是不是缺鈣呀?感覺孩子最近用腦比較多,需要給孩子補充DHA嗎?孩子腹瀉了,吃益生菌有效嗎?
說真的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媽媽們的育兒焦慮,今天就把媽媽們經常問到的一些問題,整理成一個小合輯,供媽媽們參考。
關于補鈣的科學講解
根據2013 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建議寶寶的鈣攝入量是,0-6 個月齡:200 mg,7-12 個月齡:250 mg,1-3 歲:600 mg。
一般來說,母乳中含鈣約為 35 mg/100 mL,配方奶約為 50 mg/100 mL,母乳吸收率比配方奶高。
所以0-6個月的孩子,奶量充足的前提下,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中的鈣,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只要寶寶飲食和生長發育正常,就不存在鈣攝入不足的說法,也不用額外再給寶寶補鈣了。
一歲以后的寶寶,身體鈣攝入的主要來源由奶增多到蔬菜和豆類食品,只要保證飲食豐富、營養均衡,喝上足量的奶,就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
各種食物都吃到,不僅可以促進寶寶體內鈣含量,還能幫助寶寶養成不挑食,良好的飲食習慣。
美國兒科學會也不建議,給健康的寶寶額外補充鈣劑。
關于補VD的科學講解
大多數被說為缺鈣的結果,真正缺乏的都是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身體對鈣和磷的吸收,如果維生素D不足,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正常飲食前提下,醫生告知的寶寶缺鈣,都應該反思寶寶每天的維生素D攝入是否充足。若維生素D不充足,鈣的吸收率僅為10%;維生素D充足,鈣的吸收率為60%-75%。
所以,如果寶寶缺的是維生素D,家長卻南轅北轍的補鈣,那么多補充的這些鈣不僅不能被身體吸收,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卻是非常匱乏的,常見的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蛋黃、沙丁魚、香菇、動物內臟、奶酪等。正常飲食中攝入的劑量,完全不能滿足人體每日的需要量。所以,無論是中國營養學會還是美國兒科學會都建議,寶寶出生后不久就要保證每天至少補充400IU的維生素D。
國內觀點,母乳喂養的寶寶,VD至少需要補充到2歲;配方奶量不足1000ml的寶寶,需要酌情補充VD差額至400IU/d。每個人嚴格按照配方奶計算補差額肯定更準確,但這并不便于操作,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換算和計算的。所以,配方奶量不足1000ml的寶寶,也可以不用換算,每天給寶寶照樣補充400IU維生素D,也是可以的,這并不會過量。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補VD時間可以更長,應該貫穿至整個青少年時期。
關于補鐵的科學講解
大多數足月出生的寶寶自身儲備的鐵元素只夠持續到4~6個月,但隨著寶寶生長發育,自身對鐵元素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如果寶寶在滿6個月添加輔食后,卻沒有及時攝入富含鐵的輔食,或輔食中的鐵不夠,無法進一步保證寶寶獲得正常發育所需的鐵元素,就很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顯示,不同年齡兒童每日所需鐵量為:
0-6個月:每日需鐵量0.3mg,主要來源為母乳、配方奶;
6個月-1歲:每日需鐵量10mg,主要來源為母乳、配方奶、肉類、動物血液、動物肝臟、魚類;
1-4歲:每日需鐵量9mg,可耐受最大攝入量為25mg,主要來源為母乳、配方奶、肉類、動物肝臟、動物血液、魚類。
* 其中,動物血液,一定要保證正規渠道購買;動物肝臟中的維生素A含量過高,建議一周吃一次。
WHO制訂的診斷標準認為:
6個月到<6歲兒童,血紅蛋白(Hb)低于110g/L診斷為貧血,輕度貧血的血紅蛋白在110-90之間,主要常見的貧血人群為嬰幼兒和孕婦;60-90之間為中度貧血;30-60之間為重度貧血;低于30為極重度貧血。
飲食推薦:補鐵首選含血紅素鐵豐富的高鐵輔食、其中鐵強化米粉是最方便的,還有肉類、肝類、血類等也是制作高鐵輔食的關鍵食物。肉類輔食:各種紅肉泥(牛瘦肉、羊瘦肉、豬瘦肉等)。肝類輔食:各種肝泥(豬肝、雞肝等)每周吃1次。動物血類:豬血、鴨血、雞血等(注意購買渠道及衛生情況)。其實一些植物也含有豐富的鐵,如黑木耳、紫菜、黑芝麻。但是由于植物性食物含有的是不易于人體吸收的非血紅素鐵,所以在飲食中攝入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獼猴桃、鮮棗、橙色水果和新鮮的綠葉蔬菜,可以幫助這些植物來源的鐵的吸收。
關于補DHA的科學講解
“DHA”相信很多媽媽都不陌生,畢竟DHA還有一個別名叫做“腦黃金”,寶寶的大腦發育、視網膜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統統都離不開它。
不過DHA的攝入量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攝入的越多寶寶越聰明。
寶寶適宜攝入量:每天100mg(0-36個月)母乳喂養的足月兒不需要另外補充DHA,因為飲食合理的母乳中就含有豐富的DHA,就可以滿足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的需要。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盡量選擇含有DHA的配方奶粉,其中DHA含量應為總脂肪的0.2-0.5%。保證奶量的前提下也不需要額外補充。
膳食中DHA的主要來源有:膳食中的DHA主要來源于魚和海產品、植物油等。魚類建議爸爸媽媽們選擇海魚,三文魚或者鱈魚(真的,別買假的)等里面都含有豐富的DHA。植物油: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中含有豐富的DHA前體α-亞麻酸,可在體內轉化為DHA,但轉化效率不高,約1%左右,不如直接吃魚來得便捷高效。其次在核桃、亞麻籽、奇亞籽和蛋黃中也都含有DHA。
如果寶寶吃魚過敏,可選擇合適劑量的DHA補充劑補充。
關于益生菌益生元的科學講解
如果你的寶寶是喝母乳的,其實從出生起,甚至說從出生前,你就一直在給他補充著益生菌。
正常情況下,順產的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會從媽媽的產道中獲得益生菌;另外,母乳含有活性乳桿菌和雙歧桿菌,作為持續為寶寶提供益生菌的來源;此外,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媽媽的乳頭及乳頭周圍皮膚上的益生菌會被孩子吃到肚子里。這些益生菌會在腸道內不斷繁殖,并形成腸道保護膜。
想要益生菌發揮功效,首先必須吃對“菌種菌株”,且要有“足夠數量”的“活細菌”到達腸道才能發揮作用。
目前,國際上對于益生菌可以治療急性胃腸炎、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和院內腹瀉、預防壞死性結腸炎的證據相對最為充分。有一定證據支持益生菌可以預防或治療其他疾病,如嬰兒腹痛、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神經性皮炎等,但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
另外媽媽會經常搞混的叫做益生元。益生元:可以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的繁殖,可以調節腸道健康,能預防便秘。
像一些奶粉里經常會看到含有這些配方例如:FOS(低聚果糖)GOS(低聚半乳糖)。很多寶媽有時候還會后臺問我, 怎么這個奶粉里這么多帶糖的字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
其實,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都是益生元哦。而乳糖,雖然是糖,但卻是對寶寶生長發育有益的糖,是好的配方奶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哦。
雖然叨叨知道家長對寶寶的愛,但是也不要寶寶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懷疑缺點啥。只要寶寶發育在正常范圍,能吃能玩精神好,就不用擔心。另外如果寶寶真的需要補充某種營養素,也一定要按照推薦量來補充,切勿一次補充過多,適得其反。
文章來自DrG科學育兒
CONTAC US
公司地址: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官方熱線:杭州貝聰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Hangzhou beicongmei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4008802955
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