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會把好的留給孩子,可是很多小朋友都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醫學原因外 還可能是營養行為有偏差。
確實,營養不良在現在的社會比較常見。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為6.4%,消瘦率為9.0%。
小孩營養不良的原因,如果從醫學上來講,有三個大的原因:第一,攝入不足。第二,消耗過多。第三,吸收不良。如果單一的從醫學的三個角度來看,并不能全部解釋現在的情況。
實際上,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和轉化,不僅僅是單一的營養素作用,還有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同樣影響我們的營養結局。現在的社會,營養素不缺,但是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卻是我們很多家長甚至是兒保工作者容易忽略的。家長以為買最好的奶粉、食品給小孩吃,營養就足夠了,并不是這樣的,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但如果喂養方法和方式不對的話,一樣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落后或者遲緩。
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非常重要。比如說,很多的爺爺奶奶在喂小孩的時候,碗筷就放在孩子嘴巴邊上,從來沒有離開過,剛喂完一口,還沒有咀嚼、沒有吞咽,另一口飯又已經在嘴邊等著了,嘴上還不停在催促:快點吃快點吃!盡管有時候什么話都不說,但這個動作已經告訴小孩要快點吃了,無形中就給小孩很大的心理壓力。
總是強迫孩子吃飯 會使其不愛吃飯
半固體食物添加不合理也是誘導因素
1歲以上的孩子出現吃飯時間長、邊吃邊玩、邊吃邊逗、邊吃邊看電視等喂養行為的偏差,如果要追溯其根源,主要原因是1歲以內4-6個月時添加半固體或者泥糊狀食物的時候出了問題。
半固體食物或者泥糊狀食物,即家長所說的輔食,實際上并不是輔食,并不是輔助的,可有可無的,可吃可不吃的。由于不太準確的翻譯,導致家長觀念上的不重視,從而引發出錯誤的喂養實踐。
半固體食物或者泥糊狀食物在嬰兒4-6個月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如果家長添加的時機不對,或者方法、方式不對,都會成為將來喂養困難的誘導因素,或者可以說是埋下了一顆今后喂養困難的“地雷”,且有可能隨著年齡的增大,喂養困難會像瀑布一樣放大。
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和轉化,不僅僅是單一的營養素作用,還有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同樣影響我們的營養結局。
文章來自:太平洋親子網
CONTAC US
公司地址: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官方熱線:杭州貝聰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Hangzhou beicongmei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4008802955
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寶盛大廈809室
返回頂部